中寮山下清藍雲錦古墓
90.10.01.台灣新聞報記者張晉榮旗山報導
 
   在旗山鎮新光里中寮山下有座清朝古墓,是屏東縣里港望族藍家在台一世祖藍雲錦(國祥)的墓地,藍雲錦隨父親藍鼎元來台,平定鴨母王朱一貴反清運動,藍鼎元對台灣日後發展貢獻功不可沒,藍雲錦舉家遷來屏東縣里港鄉開墾定居,藍家古墓值得列為古蹟,讓後代更瞭解台灣歷史。
   清朝康熙六十年,鴨母王朱一貴在高縣內門鄉鴨母寮舉兵反清,清廷派南澳總兵藍廷珍率八千兵馬渡海來台,藍廷珍邀族弟藍鼎元擔任幕僚,軍中所有的文書、軍務、防備都出自藍鼎元的規劃,十九歲藍雲錦也隨軍來台。
   當年朱一貴事件結束,藍鼎元父子留台餘年後才返回大陸,藍鼎元將在台所思所見寫成「東征集」,對台灣日後發展有詳盡規劃,被公認為瞭解台灣歷史必讀的著作。
   當時台灣的建設集中在南部,藍鼎元極力主張在彰化以北設縣加強防務,清雍正元年終設彰化縣與淡水廳,清道元二年彰化鹿港文開書院設立,院內八從祀中,只有藍鼎元是清朝人,顯示當時在台灣民眾心目中的地位。
   雍正十一年藍鼎元逝世官拜廣洲知府,藍錦雲在乾隆初年舉家遷至屏東縣里港鄉開墾定居,因里港與福建漳浦縣環境相似,為里港藍家一世祖。
   事實上,朱一貴事件後,便有漳、泉洲的兵士留在里港開墾始成村落。
   藍雲錦官拜福建水師提標,在乾隆年間去世後更名為國祥,安葬在旗山鎮新光里的中寮山下,同治年間後代重修墓園,將藍雲錦與其子文俊合葬,重修墓地保存完整,至今已有二百十七年,深具歷史價值。
   該處古稱「嶗碡坑」為平埔族語,是野豬出沒地之意,旗美高中校長藍鴻輝說,小時常見三地民的原住民經由里港至中寮山打獵,背著山豬、山羌返回,也曾與族兄來中寮山打獵過,此情況與平埔語所言相似。
   藍家為里港望族,里港城是藍媽田在清道光十五年建,現只留下一塊石碑在里港公園內,里港藍家在台已傳十世,祖厝為傳統九包五大庴,有一百二十個門,應是建於藍雲錦遷台的乾隆初年,至今保存完善。
   藍鼎元對台灣的發展功不可沒,中寮山藍家古墓深具歷史意義,文建會應妥加規劃保存,讓後代瞭解台灣開發的歷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oyen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