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漳浦縣藍氏宗祠石椅種玉堂源流(摘錄)
……
二十二世邦獻(諱琛)任江西撫州臨川縣令,生三子:長房元晦、諱兆、號廷瑞;二房仲晦,諱光,號石泉;三房季晦,諱寬,號清甫,在元亡明興之際藍邦獻與長子元晦(藍廷瑞)遷居漳州府漳浦縣轄鎮海衛霞美鄉(今前亭鎮莊厝村)現莊厝村還保留一口水井名叫“藍厝井”。後再遷居鎮海隆教社,當時漳浦縣前亭鎮與龍海市隆教鄉相鄰,同屬於漳浦縣鎮海衛管轄,後因行政區變更才分開。次子仲晦(藍石泉)分居候官(即今福州),三子季晦(即藍清甫)分居興化(即今莆田)。二十三世藍廷瑞生三子:長子藍慶福分居漳浦萇谿(俗稱張坑,即今赤嶺鄉),為漳浦藍姓開基祖,次子藍慶祿守祖留居龍海市隆教鄉紅星村;三子藍慶壽遷居廣東省大埔縣湖寮鎮(大埔縣城所在地)。後來慶壽公的第三個兒子的兒子叫藍勉齋(即慶壽公的孫)再從廣東大埔遷回龍海市隆教鄉新厝村開基落藉。
漳浦藍氏宗祠“石椅種玉堂”慶福祖衍派的裔孫:漳浦本縣內有赤嶺畬族鄉的九個行政村(楊美、油坑、前園、赤嶺、石椅、山坪、土塔、大行、石坑);湖西畬族鄉的七個行政村(豐卿、頂壇、後洞、山后村的前山社、阪園社,蘇溪村的小示社,城內村的城內新村社,嶺腳村的嶺腳新村社。);南山華僑茶果場的石步溪、枋仔林,內斜社;佛潭鎮的和坑村,馬坪鎮的京野村,大南板鎮的藍厝社,萬安農場的三隊和六隊。從石椅種玉堂分衍到全國各地及寶島臺灣等地具體如下:
(1)華安縣新圩鎮官畬村的藍氏宗親是漳浦慶福祖的十一世孫藍一大衍派的,《華安少數民族族譜》第40頁有記載。
(2)平和縣山格鎮黃土嶺藍氏宗親是漳浦慶福祖三房的藍蕃公的派下開基過去的,目前黃土嶺還保留著一塊石匾,是藍理將軍的親筆跡,長2米寬85公分,中間寫著“黃嶺保障”四個剛勁有力的大字,旁邊印著一個大印,寫著“藍理印”。黃土嶺族人與藍理同一個派系的。
(3)長泰縣阪裡鄉蔗頭村的藍姓宗親是漳浦分居而來的,並在維修祖墓中,也都捐了款,共同拜祭祖先。
(4)安溪縣湖上鄉的橫坪村,長林村(白山同),白瀨鄉的長基村(五龍角落),劍鬥鎮的潮碧村、歐厝村,這三個鄉鎮六個行政村的藍氏宗親是漳浦種玉堂慶福公的第十世孫藍德美、德玉、德元、德修四兄弟到安溪開基落藉。
(5)永春縣岱嶺大山社,祖先是從漳浦分衍而來與安溪湖上鄉長林村、白山同是兄弟,德元公分衍大山社,德修公分衍白山同。
(6)永春縣東關鎮金城村藍廷瑞後裔藍德元由漳浦徙居南安南平頭,再入永春定居東關鎮金城村,入永春藍氏系明代藍友祿後裔藍丹霞為東關藍姓始祖。
(7)永春縣達埔鎮新溪村大山社,新溪大山社與安溪湖上鄉長林村、白山同村相同枝系。
(8)泉州洛江區河市鎮厝鬥村、馬甲村和莆田仙游,其祖先是漳浦種玉堂慶福祖第六代孫藍伯珍分衍而去的。
(9)德化縣葛坑鄉龍塔村的藍氏宗親是泉州河市厝鬥村再分衍而去的。
(10)南安縣侖蒼鎮大宇村是漳浦慶福祖第十代孫藍葉龍分居而去的。
(11)漳平市桂林鎮山羊(隔)村、新橋鎮城口村、象湖鎮龍門村,山羊村的藍氏族譜記載:其祖先是從永春一都鎮古隔村(松柏墘)遷徙來的。象湖鎮長塔村開基祖藍思台、藍恩台相傳從漳浦直接遷徙而來。
(12)福清市一都鎮東山村的下宅和裡坪二個自然村的開基祖藍維升、藍維柱源於漳浦“種玉堂”。《福州市佘族誌》第32頁有記載。
(13)永泰縣塘前鄉芋坑村、長慶村和清涼鎮山田村,他們都確認代代相傳至今,祖先是來自漳州市漳浦種玉堂。
(14)閩候古城溪西的藍氏宗親,祖先藍意華公,來自漳浦種玉堂,至今溪西藍氏宗祠的對聯有幾百年之久,字跡尚清楚;上聯寫:漳浦世澤長。下聯寫:種玉家聲遠。剛好漳浦藍氏宗祠叫種玉堂,祖公的神龕神主都寫上漳浦二字。
(15)福州馬尾區亭江鎮白眉村下宅自然村,馬尾《藍氏族譜》寫著:清乾隆年間,藍文起公從漳州府漳浦縣種玉堂移居到馬尾亭江白眉村開基。
(16)連江縣官阪鎮輞川村、後安村和丹陽鎮後冠村,輞川村的開基祖是藍耀冶,後安村的開基祖是藍乾義,丹陽鎮後冠村的開基祖是藍志魁,都來自於漳浦種玉堂,這三個村的《藍氏族譜》都記載得很清楚。
(17)福鼎市桐城鎮浮柳村、佳陽鄉雙華村,浮柳村開基祖是藍意清公,佳陽鄉雙華村開基祖是藍朝聘公,與閩候溪西藍意華是兄弟,福鼎地區都有完整的《藍氏族譜》記載。福鼎市白林鎮翠郊村的祖先也是來自石椅種玉堂。
(18)浙江省蒼南縣有8個鄉鎮20個行政村,他們是岱嶺鄉牛皮嶺村、福常村、小嶺村、括山鄉尤家園村、虞店村、山崗內村;礬山鎮頂村、拱橋內村;莒溪鎮南山村、洋尾村;赤溪鎮三步擂村、流岐嶴村;風陽鄉鶴峰村、風樓村、嶺邊村、鶴山村、頂堡村;昌祥鄉嶴口村、中嶴村;觀美鎮華陽村。從福建的福鼎市和浙江蒼南的藍氏後裔又分居于平陽、文成、泰順等縣市。蒼南莒溪《藍氏族譜》第一頁就明確記載:祖先來自漳州府漳浦縣鎮海衛下尾鄉,始祖藍廷瑞生三子,長房藍慶福、二房慶祿、三房慶壽,慶福公又生三子:長房蔓公、二房漸公、三房蕃公。與漳浦石椅種玉堂的族譜記載吻合。平陽縣、泰順縣和文成縣的藍氏宗親是從福鼎和浙江蒼南等地的宗親分居而去的。
(19)浙江舟山定海開基祖是藍理,藍理在定海任了十三年總兵,其子孫留在那裡守業。(20)廣東省普寧市里湖侍禦家廟的開基祖是藍紫陶(又名林明球)。
(21)廣東梅州惠來縣葵潭鎮頭屯村開基祖是慶福祖的第十一世孫藍廷誨公。
(22)陸豐市南塘鎮開基祖是慶福公的第十世孫藍一郎公。
(23)陸豐市碣石鎮開基祖是慶福公的第十一世孫藍萬祥公。
(24)廣東省汕頭市外沙鎮大衙村開基祖是藍鏡翁公,樟林鎮南社村開基祖是藍村叟公,他們是兄弟,《大衙藍氏族譜》記載:他們的祖先來自于漳州府漳浦縣鎮海衛系三房也。
(25)廣東省汕頭潮南區雷嶺鎮的濟美村、龜山村、霞處村是漳浦種玉堂二房藍漸公的裔孫分衍的。
(26)潮陽區西臚內佘族村是漳浦種玉堂四房的裔孫分衍的。
(27)福安市穆雲鄉溪塔村,經過族譜對接,溪塔村的《藍氏族譜》跟石椅種玉堂的《藍氏族譜》前10頁每個字都一模一樣,他們的祖先也是慶福公。
(28)寶島臺灣,目前臺灣藍氏宗親約有5.6萬人,他們分佈在:臺北、台中、高雄、宜蘭、屏東、南投、桃源、金門、新竹等縣。2010年漳浦藍氏家廟種玉堂理事會曾經到臺灣進行族譜對接,現他們每年各個縣市都有組團回漳浦來尋根認祖。

                    漳浦藍氏石椅種玉堂理事會
                           2014年12月31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oyen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