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樟普寮藍寒公故居『營仔庄』之探討
藍寒公墓地註明『故居於營仔庄』,原以為是福建漳浦舊地名,經過這幾年回漳浦赤嶺鄉湖西鄉,甚至整各漳州市地名,皆無『營仔庄』這地名,後於網路維基百科下營區介紹中出現『營仔庄』地名,因此南投樟普寮藍寒公故居應該在台南市下營區,位於台南市中部偏西北。明鄭時期,「鄭氏台灣軍備圖」記為「梅港尾」,後來改稱「茅港尾」;後屯田政策之下,茅港尾開始有規模的開發,是當時第一個屯田地,也是倒風內海海汊,為一港口,逐漸熱絡。另有「右武衛」、「中營」、「營仔庄(溝)」、「海墘營」等地名,皆是軍民沿著倒風內海沿岸及茅港尾四週開始紮營落腳與此。而下營的舊名「海墘營」,為靠海的軍營,故得名。據藍寒公族系族人口述,1860年左右族人因民變四散,經查可能是公元1862年發生戴潮春事件,祖先牌位也丟失,後於南投樟普寮落戶,但族人並不知道『營仔庄』於何地,去年在網路上google到,從歷史背景來推算,應該可確認『營仔庄』是在下營區,期望藍寒公族系或在台南藍氏宗親,能否在下營找到遺跡,大家互相交流。
haoyen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新北市樹林藍林泉公(維品公)南安祖籍之探討
樹林林泉公族譜寫道
haoyen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去年12月有位姓盧正恆在美國就讀的博士生,他去漳州市浦頭大廟(關帝廟)看到進廟右邊供奉藍理將軍牌位及神像,此廟於清朝康熙14年由藍理主持擴建,因此對藍家有點好奇,因此論文決定寫有關藍氏歷史,到台北市藍姓宗親會來尋找有關資料,本會也提供許多資料供其研究,並贈藍氏三傑小說及中華藍氏來一書,2009年族譜對接無緣見到藍裡神像牌位,2017年漳浦縣畬族文化研究會成立之邀,年初三(1月31日)攜藍清標宗長夫婦及藍福明宗長全家前往漳浦縣時轉往漳州市浦頭大廟有幸見到,因漳州市也開始注重藍家歷史,藍裡神像將固定在廟裡,日後宗親到訪必可見到,又因走錯地方,先到旁邊霞東書院(原藍里公館)供奉文昌帝君廟內,也供奉藍理神像。


haoyen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廈一站 ,漳浦
漳浦名人藍理將軍要被拍成電視連續劇
haoyen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aoyen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0210-百家姓(第二部)18 藍閔-百家講壇---視頻---值得一看
http://tv.cntv.cn/video/C20766/24ccb6a7bfc24df79c0756aa79b60bb1
haoyen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字情報員/22歲兩岸女密使藍敏 力阻美軍登陸日據台灣
haoyen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藍氏祖孫提督-府第和家族
(原發于《福建民族》1998年) 王文徑
haoyen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漳州藍氏名聞國際藝術大畫師-藍蔭鼎
編者:宜蘭縣藍振泰宗親會會長藍成勝
haoyen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臺灣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漳浦藍姓家族
作者:王文徑
haoyen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haoyen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aoyen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haoyen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藍理故居-舟山定海城區
藍理故居坐落於定海城區西大街89號,是清康熙間定海總兵藍理曾居住過的地方,現保存完好,為舟山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haoyen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閩地區姓氏排名與人數一覽表-節略
內政部自九十二年積極推動「戶政e網通計畫」,為應各界對於姓氏統計資料之需求,九十四年一月一日起,每月十五日更新姓氏資料庫,各界可上網址為:「Http://www.ris.gov.tw/ 」申請使用,據內政部民國九十四年二月二十八日「台閩地區姓氏統計之排名與人數一覽表」如下:
haoyen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中藍興媽祖萬春宮
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一六六八年)首任大墩區(今台中市)總兵藍廷珍奉派來台時,親率家人前赴福建湄洲朝天閣,恭請天上聖母金身隨船保護來中奉祀,並斥資於現址興建廟宇,定名藍興宮媽祖廟,且由唐山聘請名僧來台主持,此為萬春宮之肇始。至清嘉慶午間,廟宇歷經百餘年風霜浸蝕,已缺乏昔日蘶峨氣象,有礙市街觀瞻,當時有地方聞人林開梅、許其昌等人首先倡議修建,並正式將宮號更名為萬春宮媽祖廟
haoyen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aoyen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aoyen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漳州市藍理所向無前石牌坊
haoyen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漳州市蘧侯公藍瑗折衝之才牌坊
康熙年間為都督藍瑗而立。藍瑗,漳浦人,少年時隨兄長藍理、藍瑤、藍珠從軍施琅麾下。跟隨施琅率領的福建水師轉戰東南沿海,藍氏諸弟兄還一齊參加了轟轟烈烈的平臺大海戰。藍氏諸兄弟因在澎湖海戰中有軍功,皆獲提拔,藍瑗提拔為都督,為之立坊表彰。三十五年(1696年)官升金門總兵。“折衝之才”坊為旌表藍瑗而立。坊立于郡城南驛道(今雙庵路),面對雙庵廟,俗稱雙庵坊。沖,原指裝載重物用以擊潰敵陣的戰車。折衝是古武官名,始設於北魏,稱折衝將軍。至唐有折衝都尉,各州設折衝府。折衝之才即忠勇之人。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當局在南門溪南畔修建漳州機場時,曾打算拆除“折衝之才”牌坊,因民眾強烈反對而作罷。1968年“破四舊”運動波及漳州時,“折衝之才”坊被拆毀.
haoyen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